刷酸=完美肌膚?不,跟風刷酸小心“爛臉”!

一方面刷酸“爛臉”,另一方面刷酸異常火爆。不少小白很疑惑,到底該不該刷酸?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回想起半年前的“爛臉”經歷,小美還是心有余悸。

半年前,小美跟風刷酸,因操作不當,刷完之后,臉上像抹了硫酸一樣,出現發紅、刺痛、腫脹等不適,強烈的灼燒感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,每天用水洗臉,好比在傷口上撒鹽,讓人疼得直跺腳。

不久之后,小美臉上瘋狂長痘,密密麻麻的皰子甚至還滲出膿液,湊近點看,就像癩蛤蟆長滿了疙瘩的背部一樣。

那段日子里,小美不敢照鏡子、不敢拍照,走在人群中也總是低垂著頭,生怕別人看見。就算半年后肌膚恢復如初,但刷酸“爛臉”的陰影依然讓她惶惶不安……

像小美這樣刷酸“爛臉”的人,其實并不少見。

一方面刷酸“爛臉”,另一方面刷酸異常火爆。不少小白很疑惑,到底該不該刷酸?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刷酸是好,但操作不當小心“爛臉”

刷酸分為醫療刷酸和日常刷酸兩種。

前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刷酸。在醫學上,刷酸指的是化學換膚術,使用較高濃度的酸性溶液(果酸、水楊酸、維A酸、三氯醋酸等),刷在面部皮膚,促進老化、受損的角質層脫落,促使表皮再生和真皮重塑,適用于輕中度痤瘡、瘢痕、黃褐斑、色素沉著以及皮膚老化等。

后者為日常刷酸,指的是使用含有酸性成分的護膚品(化妝品)涂抹于臉上,以達到一定的清潔、去角質等作用。

醫療刷酸有治療效果,而日常刷酸則能起到一定的護膚效果。不過,無論是哪種刷酸方式,操作不當都很容易“爛臉”。

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刷酸不當可能出現的問題。

對于醫療刷酸,需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診所,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,不然很容易出問題。[2]

為何如此?因為使用的專業產品酸濃度較高。以常見的“刷酸祛痘”為例,治療時常用的果酸濃度為20%、35%、50%和70%,常用的水楊酸濃度為20%-30%。濃度之高,遠超護膚品的酸濃度。[2]只要酸在肌膚多停留幾秒,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皮膚燒傷。

醫療刷酸處理不好,輕則面部有刺激感、灼燒感、瘙癢、疼痛、持久性紅斑、水腫、水皰,重則誘發感染、瘢痕、色素沉著、痤瘡癢皮疹、過敏反應、皮膚屏障和組織破壞等。[1]

而日常刷酸,雖然使用的是酸濃度低的護膚品(果酸不超過6%,水楊酸不超過3%)[2],但使用不當也會造成爆痘、全臉過敏、泛紅腫脹等。

刷酸有講究,教你日常如何科學刷酸

1 選取適合的含酸護膚品

建議選擇含果酸或水楊酸成分的護膚品。水楊酸濃度不超過3%、果酸濃度不超過6%。建議從低到高,循序漸進。

2 用之前,一定要確定自己是否過敏

選取少量護膚品,涂抹于手腕處或耳后,看看是否出現過敏反應,如比較明顯的發紅、腫、癢、刺痛、灼燒感等。一旦出現,還是別繼續嘗試了。另外,妊娠和哺乳期女性、有陽光暴曬史的人群、臉部有皮膚病的人群等不建議刷酸。

3 適當護膚

先潔面,選取適量含酸護膚品涂抹于臉上,根據產品用法看看需不需要洗掉。隨后,可適當地進行補水。

日常刷酸后一定要注意防曬,去完角質后皮膚很嬌嫩,特別容易曬傷。與此同時,用酸護膚一定要注意頻率。有條件的話,建議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含酸護膚品,并制定個性化的皮膚護理方案。

菲菲美人館 » 刷酸=完美肌膚?不,跟風刷酸小心“爛臉”!